乃木坂46——和田玛雅

纳文 任公子 7年前 (2016-05-11) 3986次浏览

文:桥本奈奈未

于是,和田玛雅毕业了,18岁。

她和乃木坂,和东京,和每个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晚上互相辜负,撕咬了五年,终于被磋磨尽了心气,选择孤身离开了。

那是她做过的最艰难的抉择,像是彼时,她斜坐在驶向东京的动车上,靠垫生硬,硌得她辗转难安。车子去往离家895公里外的首都城,得花上10个半小时,除去撂在身旁的三个包袱,整节车厢都是和田玛雅的一个人的背影独白。

银色的车子载着13岁的她飞奔,远去,同5年后她转身望着回忆坍塌殆尽的宿舍楼,心里的滋味并没什么太大的不同,只是2011年那会儿,和田玛雅还没尝遍命运磨难,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在等着她。


这话是我在上半年的3月15日写下的。那时候,离和田玛雅的19岁只差上了1个月又8天。

像是夜雨滴空阶,晓灯暗离室那样,一千五百多年前,何逊在镇江州,提笔写下“临行与故游夜别”,此后故人长绝,盛会难再,相悲时无人罢酒,同促膝更无何处。

和田玛雅在自己的博客标题上清净明了地写,“毕业了”。后面缀上了几个两个笑字和一个惹人恼的表情符号,“( › ·̮ ‹ )”。

开始我在心里念着,毕业了也好,你改弦易辙,去追别的梦,亦是种不赖的选择。后来我直眉瞪眼地盯着那标题的几个字,发愣了许久,几近星垂平野,我一拍脑袋,觉得事情并不简单。

毕业这事儿,大多是有仪式感的,又根据时代的不同,毕业的方式也像是恒河沙数那样,连天匝地。

30年前那一辈,也就是上个百年80年代那会儿,偶像们团着的还不多,大抵也就是单人出道,随后一骑绝尘。同“虬髯客传”是武侠小说祖师爷一个道理,蜜糖(Candies)算是偶像组合的鼻祖,但也不过3人而已。她们的毕业,又或是隐退,是古典派,极厚重繁密,欲走时震惊天下,转过身后却又仿佛如轻云蔽月,飘飘若流风回雪,不给世人一点挂念。像是他们的1980,山口百惠放下话筒,那是时代的烙印,是一种象征性。

十多年前那一辈,2004年安倍夏美和后藤真希带着早安少女登顶,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偶像界天下第一人,从那时候开始,时光流转陡然加速,娱乐节奏奔走不息。

待到了现世,毕业则变成了分叉口,跳板,少女偶像的选择之一。曾经彼此等待的,揉搓的复古仪式逐渐崩塌,瓦解。世人大多也终于习惯了,隔三差五便有孩子毕业,剧场,博客,公演,广播,来回徘徊,时光不停轮转。

几个例子:

畠中清罗,伊藤万理华,深川麻衣们都差不多是博客或是运营上贴出的告示,中元日芽香或是桥本则在广播上宣布,但大多是严肃凝重,标题上写个“重要告知”。

再回过头来看看玛雅这篇。

若是翻译时加点儿语气,便是:终于毕业啦!(您可以想象一下她笑的满地打滚的样子)

“您得是有多开朗,才能有勇气在这种时辰打个逗哏犯贫那。”

我嘴里这么碎碎念着,点开她博客全文。

开篇是些不搭茬的琐事,像是写“我最近学着抛媚眼啦”,接着附上些姹紫嫣红的表情符号和自拍,玛雅一贯的小伎俩。弃重取轻,先扯些别的,再忽然转到话题,这叫“一头沉”,相声大师和田玛雅果然深谙其道。

再往下看着点,她写着,最近有人祝福她恭喜毕业啦,定睛一看,竟是个高中毕业

合着您老人家就拿高中毕业当毕业,一手狸猫换太子,移花接木之术玩得妙啊。常人避之不及,见着如毒蛇猛兽的毕业发表,和田玛雅当玩具似的,声遏行云。若是换成别的凛然浩气,不苟言笑的王孙公子们,早把看客们逼疯了。

于是我便兴不自胜,叹:也只有和田玛雅能来这一出。

不是因此,但世人对玛雅的印象,大多还停留在14年,也就是七濑第一次站在中间那会儿,觉得玛雅还年轻,熊着,不经事,脑袋还有点不灵光。后来她散在尘土之中好一段时日,再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,大家赞她模仿功力十足,但也就不过如此了。

世人大多会把人标签化,印象化,而且会像是种子发芽那样,只记得一个最深刻的标签,然后把一切有的没的,生搬硬套,权说是一个标签的功劳。所以,全世界都知道白石麻衣绝美不可方物,然后便将写真惊世骇俗的销量记录归功于她的长相,轻言不过是面孔吃香而已,却不去在意她多年偶像经历攒下的人脉功底,长居模特之位带来的绝妙效应;世人皆知西野七濑行人温婉,细腻如玉,便以为她随时随地都是副柔弱无骨的袅娜模样,而忘记她跳起舞来冷峻,妖艳,力道步伐很是到位。

他们一知半解地想,怎么少女们忽然就打通任督二脉,天下武功绝学一点就通,殊不知,其实这些个本领,她们本就熟路,只是世人思维刻板,没能走出标签化的狭小格局而已。

关于和田玛雅,有一个故事和诸多细节。

故事要追回到2014年2月,乃木坂还年少着的时候。那会儿,西野七濑刚成年,和田玛雅,樋口日奈,北野日奈子新进选拔,此后的三个月,爱她们的人常能在电视前见着面。时逢情人节,于是几乎是史上最为孽缘,狗血,让人呜呼哀哉,以手抚膺坐长叹的情人节企划来了。若(若月佑美)失意地黯然归去,玲香意气风发,指点七濑大名。只见西野七濑向着演播厅最中心轻柔地走去,身后的座位旁又窜出两位好汉,一位齐耳短发,少年模样,另一位端庄娴雅,气若幽兰,实是婀娜华容。她俩喊道:且慢。那位侠情气概的俊朗少女,面色铁青,言道:七濑乃吾之最爱,尔等概非吾之敌手。另一位则巧目盼兮,走到七濑侧身两步距离,眼内温柔款款。顿时,演播厅内呈三英战吕布之势,而这三位刘关张们,却又各自为阵,互不相让。经过不消多说,生驹抱得美人归,玲香和樋口日奈互相安慰着回到座位,那位古典美人甚至双目淌泪,很是让人怜惜。

然后,和田玛雅出场了,在她潇洒地拒绝高山之后,向樋口日奈深情告白,而送个她的礼物则是…一张手制的捶背券。

听上去简陋得就快和高山送的惊世骇俗的那双袜子一个德行了,是吧? 特别是在此之前,樋口日奈又不经意地补上一刀:这看上去就是一块泡沫塑料嘛。

设乐老辣圆熟,问玛雅送礼的原因。和田玛雅站在那儿,像是天使亲临凡间,她不假思索地说:因为日奈总在那儿辛苦念书,怕她累坏啦,送她张捶背券,好让她能休息会儿。

那个时候和田玛雅才15岁,初中的年纪,小小心思不谙世事。她还算不上是懂事,只是本能的觉得,和自己年龄相近,经历相仿的好朋友累了,自己该给她慰藉,仅此而已。她还是不太聪明,念书念不进去,一二三四数不利落,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英语,却连个light和right都分不清楚,但还没长大的和田玛雅很善良,纯真,就已经弥足可贵了。

综艺的几个细节:

乃木英语,一月一次,综艺天才们的主场。

挑出一个精彩时刻给大家。

今年4月30号那一回,小百合做客乃木英语,一旁四大天王坐镇,铃木拓男学生扮相站一边,众人由安河内哲也统领,枕戈待旦。

歌词猜歌环节,其余几位都大都反复磋磨,最终九转功成了,剩和田玛雅一个想破了脑袋。她揪着个关键字“Grave(即坟墓)”,一脸似是而非的怀疑神情,嘟囔着“只能是这个了”,眼光涣散着,念叨:南无阿弥陀佛?一个差的飞到天边的答案逗得满堂乐。即便是安河内老师给出了全部提示,玛雅用她标志性的,也是日式英语标志性的口音,生涩地念完了一整句话,忽然像是醍醐灌顶,茅塞顿开,天灵盖青烟冉冉,同演越剧那般,朱唇间飘出句没韵的唱词儿,手上小把戏也多,一会儿是食指相触,打颤,一会儿是合掌,像是她真的通晓英语,从心所欲似的。安河内老师提问,这个“thousand”是什么个意思呢。玛雅胸有成竹,“山?”,然后本集几乎是最戏剧性的,最为高潮的一幕来了。日本几乎是最好的英语讲师,天才英语学者,补课界第一人,温柔地教了她们快两年小学英语的安河内哲也,来了句圆熟浑成的捧哏,“和田玛雅小姐高中能毕业真是太好了”。

一个好的逗哏,自然得有精妙的捧哏配合着,一出戏才能出彩。

到了和田玛雅绞尽千方百计,终于答出来题的时候,她一阵小跳,嚷着:我忘了这曲子的名儿啦,但我能唱出来。然后便是她的拿手绝技,她仿着秋川雅史浑厚苍劲的男音,唱:千之风… 得到是正确答案的肯定后,又活脱得像只小兔子,扬眉吐气。

和田玛雅的综艺,大抵这么几招:装傻卖蠢(或许是真的脑筋没转过来),等着捧哏念词,若是没有来回,便自个用手势或是肢体动作圆话,最后再见缝插针地露一把模仿的功夫。

全世界都知道她的伎俩,但就是没法忍住不笑她。玛雅不太聪明,时常有笨拙的举动,像是金凯瑞演的阿呆,印象太深入人心了。

所以,也常有人批评她,只有综艺出彩,其他的一塌糊涂,甚至抨击她不够努力。

因为世人大多不会记得一个细节:

11月整30天,和田玛雅发的手机博,数量为111条,日均3.7条,超其他人一筹,卓然超群。10月发了98条,仅次于秋嫂嫂的100条,排第二;9月,第7,81条;8月,第8,69条;7月,第8,86条。

若是还不能说明什么,整个上半年,和田玛雅的数据是:

1月,第7,92条;

2月,第6,85条;

3月,第7,89条;

4月,第7,75条;

5月,第7,92条;

6月,第6,85条。

而在过去的2016年里,她排第9,12个月里发了825条。

无论是那个时刻,和田玛雅的手机博数量都是排在前十,若是那些个先生们拿努力说事儿,是不是太刻薄了点呢。

但恨的人总会恨,千方百计的,咬牙切齿。他谈努力,你说数量,他又可以驳个质量,你若是拿出了有关质量的些许东西,他又能扯些诸如资源,情怀。

没完没了。

这边是标签化,印象化,这便是世界,由不得你。

世界忘记了和田玛雅已经19岁,忘记了她在乃木坂里生生不息,奔流了已经5年,忘记了那个光着脚在泥地里摸泥鳅,嬉笑打滚,穿衣打扮稚嫩土气,那个不知道怎么讨人喜欢,从不在意大人目光的和田玛雅已经离去了。

不一定有人在意,她现在出入大方,身材别致。

不一定有人在意,她自拍不再只会收下颌,沉肩,眉眼向上45度。

不一定有人在意,她攻读了药膳调理学,大半年前,就考出了资格许可。

他们想的起来的,只有和田玛雅出过的丑,装过的傻,犯过的错。

哪怕和田玛雅始终在努力,在进步,只是那些东西太过细小入微,而周遭世界黄沙遍野。


最后说点题外话。

加布瑞埃拉·泽文在“岛上书店”中写的故事里,也有个孩子叫玛雅。故事的最后,费克里死了,两岁的玛雅长成高中毕业,生活依旧继续。故事里的玛雅给费克里新生,带他走出了孤独和迷茫。

所有熟悉的人都会经历岁月沧桑,变了模样,但生活还会继续,时间不会停止追杀的脚步。

和田玛雅还在奔走着,她被蓦然接纳了的命运也还在继续。

喜欢 (3)